暑期过半更需警惕 安全防护切莫大意——暑期十大护航锦囊送给你
亲爱的同学们:
守护假期,平安先行。暑假虽已过半,安全防护仍需时刻谨记,安全永远是快乐的前提。学生工作部(处)就以下重点安全事项再次温馨提示你:
1.严防溺水不松懈。天气炎热,夏日戏水清凉解暑,但也潜伏着巨大的溺水风险。请同学们切勿私自前往江河湖海、水库、池塘等危险水域游泳或嬉戏。即使前往正规游泳场所,也需充分热身,评估自身水性,切勿逞强或盲目尝试危险动作。剧烈运动后、饥饿或饱餐后避免下水。发现他人溺水,务必保持冷静,切勿盲目下水施救,应立即大声呼救,拨打110/120,寻找救生圈、竹竿、绳索等延伸物或抛漂浮物给溺水者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要敬畏自然,尊重生命。
2.交通安全记心间。假期出行增多,交通安全意识要增强。一是守交规,自驾出行者需确保车辆状况良好(轮胎、刹车、灯光等),提前规划路线,坚决杜绝酒后驾驶、疲劳驾驶、超速行驶。全程、全员系好安全带。骑行自行车、电动自行车务必佩戴标准安全头盔,遵守交通信号和道路法规,不逆行、不抢行、不在机动车道穿行。步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,集中注意力,不做“低头族”(刷手机);二是择正规,长途旅行选择正规运营的公共交通工具(大巴、火车、飞机等),索要并保存票据,乘坐期间务必系好安全带。夜间出行保持警惕,避免在偏僻路段独行。不搭乘无资质运营“黑车”。注意大型车辆盲区,保持安全距离。出行在外,规则与谨慎是保命符。
3.严防电诈绷紧弦。不法分子常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、信息泄露或贪图便捷的心理设局。警惕高发骗术,像刷单返利诈骗、网购退款/机票车票退改签诈骗、网络贷款诈骗、冒充熟人或公检法人员诈骗、“杀猪盘”情感诈骗等。做到不轻信陌生来电、短信、邮件,不点不明链接、不下非官软件,不透露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、短信验证码等核心信息。转账汇款前应通过可靠途径(如见面、原有联系方式)多方核实对方身份和事由。要下载安装运行“国家反诈中心APP”并开启预警功能,遇可疑情况及时咨询亲友或拨打110、96110反诈专线。牢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凡涉及钱财物时请慎之又慎!
4.极端天气早防范。暑期易遭遇台风、暴雨、雷电、高温、山洪、泥石流等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,出行前务必通过权威渠道查询目的地及沿途天气状况,收到气象灾害预警(如台风、暴雨红色/橙色预警、高温红色预警等)时,尽量取消或调整行程,避免冒险出行。雷雨大风时,应远离高大建筑物、广告牌、树木、电线杆、水面,不在空旷地持金属物行走,尽快进入安全室内避雷。避免在低洼地带、涵洞、地下空间停留。高温天气注意防暑降温,保证充分饮水(避免暴饮冰水),减少烈日下长时间暴晒和剧烈活动,准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。如遇突发的洪涝、滑坡、泥石流等险情,应迅速向高地转移,远离危房、桥梁、河道。及时关注当地政府发布的应急响应通知。牢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避险为先。
5.出游安全重细节。提前规划,规避潜在风险,选择正规旅行社或做好充分自助游功课,了解目的地风俗禁忌、治安状况、法律法规、高风险活动安全要求、常用报警电话等,高度关注近期目的地是否存在传染病风险。购买涵盖意外伤害、紧急医疗救助的旅游保险。入住正规酒店宾馆,了解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,锁好门窗。在人流密集的景区、车站、机场注意秩序,防范踩踏,看管好随身财物。保管好身份证、护照、学生证等重要证件,必要时准备复印件并分开放置。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食物、饮料或搭车、帮助看管行李等邀请。参与登山、徒步、潜水、跳伞等高风险项目,需确保自身身体状况允许,选择有资质、设备可靠的经营机构,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。避免进入未开发或禁止进入的区域探险。行程信息提前告知家人或朋友,保持通讯畅通。遇紧急情况迅速报警求助。
6.网络安全守底线。规范上网行为,筑牢安全意识。切勿在网络平台(尤其社交媒体)过度暴露个人隐私、地理位置、行程、住宿细节(如含房号、家庭地址的照片),慎晒证件、车票、准考证等敏感信息,设置社交账号隐私权限。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、短信、聊天软件中的可疑链接(钓鱼网站),不扫描不明二维码,不下载安装非官方应用商店或来源可疑的软件。使用公共Wi-Fi时避免登录银行账号或进行支付操作。网络支付应确认收款方信息和金额,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,开启支付验证(指纹、短信、动态口令)。警惕网络游戏中涉及大额金钱的交易(虚拟道具、账号买卖陷阱)。警惕线上陌生人的过分热情和“高薪”、“暴利”诱饵(如“杀猪盘”、网络传销、非法兼职)。不参与网络刷单、跑分等违法活动。发现网上违法有害信息积极举报。清醒辨别,拒绝诱惑。
7.居家安全筑防线。消除家庭安全隐患,守护家庭平安。安全使用电器,不超负荷用电。离家或就寝前务必检查并关闭水龙头、燃气灶阀门和非必要电源。手机、充电宝充电时应在场观察,避免放在易燃物上或过度充电。定期检查老旧线路、电器。独自在家时提高警惕,有陌生人敲门务必核实身份,不轻易开门。遇到可疑情况或紧急情况立即报警并联系物业、邻居求助。不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、贵重首饰等。离家时锁好门窗,告知信任的邻居留意照看。
8.外出聚会防失管。假期同学朋友聚会,需理性节制,安全社交。自身饮酒需量力而行,切勿贪杯、斗酒。坚决不乘坐酒驾或醉驾者驾驶的车辆。果断拒绝来自他人的过度劝酒行为,照顾身边醉酒的同学朋友,确保其及时就医并安全返家。选择卫生条件合格的场所就餐。不轻易接受离开视线的饮料或食物(防止“加料”)。对陌生人或新认识者递来的饮品、食物保持高度警惕。进入KTV、酒吧等娱乐场所应选择证照齐全、管理规范的地点。注意个人财物安全(手机、钱包不离身)。保持清醒判断,注意观察所处环境及人员状态,对异常搭讪、纠缠、挑衅行为保持警惕并及时远离。深夜聚会结束,尤其女生务必结伴同行,优先选择出租车、网约车(上车前核对车牌号,最好将行程分享给信任的人)或公共交通工具。避免独自在偏僻路段步行。遇骚扰或危险情况,大声呼救、尽快摆脱并报警求助。理智社交,情谊永固。
9.心理健康多呵护。因假期放松,环境变化等会产生心理波动,做好自己情绪管理,允许自己感受各种正常情绪(开心、无聊、焦虑、低落),当感觉压力过大、情绪持续低落、烦躁不安或出现睡眠、饮食严重紊乱时,要勇于正视。积极与家人、信任的朋友沟通交流,倾诉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。理解可能存在的代沟或观念差异,尝试有效表达。尽量保持相对规律的作息,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睡眠。适度进行体育锻炼,有助于释放压力、改善情绪。均衡饮食,减少过度依赖垃圾食品。劳逸结合,制定可行的小目标(学习、阅读、技能培养),避免长时间躺平带来的空虚感或过度焦虑。如果情绪困扰持续两周以上,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、学习或社交功能,切勿讳疾忌医,应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。
10.疫情防控不放松。近期出现由蚊虫叮咬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病毒,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(≥39℃)、关节剧痛(尤其手指/脚踝)、皮疹、肌肉痛等,多数患者1周内康复,但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。要及时清理并打扫环境卫生,重点清理积水容器,定期开展灭蚊行动,阻断传播链;做好个人防护,慎到疫区旅居,做好个人健康监测,疑似症状及时就医,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引,做到科学认知,不恐慌,不信谣,不传谣。
安全无小事,防范记心间。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增强安全意识,提高防护能力,度过一个平安、健康、充实、愉快的美好暑假!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(处)
2025年8月15日